→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他山之石系列 -> 中国特色农道(图)

都赢农业科技:赵传慧 13383867283

中国特色农道(图)

编者:赵传慧    发布时间:2016/1/19 5:37:41     loading...

[正文]

孙君

凡事不走捷径,这既是我的原则,也是农耕历史中的文明。稻黍稷麦,瓜果蔬菜,历来春种秋收,周而复始,这即为自然大界之正道。违背一年四季,莫逆一季一事,试图无视自然规律行走于捷径之间,即为邪道。

老子曰:“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以难治,以其多智。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愚之道也,笨办法也,慢动作也,这就是我做事的风格,也是我的项目能落地的原因之一。十余年的乡村建设过程,我渐渐地得到一套规律性的方法,这些方法经过反复实践与验证,最终形成两个系统的愚之道。一个是政府与市场系统,另一个是农民与农道系统。

一、自然而然

我的经验一是:感性乡建,理性市场,示范带头,市场复制。乡村建设从一开始,不要重技术与设计,而要重大道与市场规律。政府接受,群众就不能折腾。明理、自治、参与、安居,由此形成乡村民众的观念转变。千万不能以过多利益诱惑农民,更不能鼓吹走捷径的所谓科技、市场与时髦玩意。道不明,则不理,理不清,则不断。乡村问题必须就事论事,以理服人,无需过多地把历史啊、政策啊、环境啊、民事啊、法律啊等多种因素拧在一起,否则如同一团乱麻,当断而不能断也。

乡村工作一定是在发展中、建设中、过程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不是坐下来想问题、拍脑袋。以东方人的思维习惯,很多问题会自然而然地以亲情方式或家族方式解决,而解决这些问题一定依赖于乡村中的核心人群,找到这样的人并交给这样的人,乡村建设中的很多问题就容易迎刃而解。

我的经验二是:必须依赖村干部与农民的方法。城里人经常说农民很现实,其实是很务实。务实的人自然用现实的、务实的思维方法,这套方法在中国已经沿袭了9000年,也铸就了享誉世界的文明。谁能说、谁又敢说这些方法不科学、没文化呢?恰恰相反,这正是几千年来他们尊重自然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创造历史奇迹的愚道。

二、大道之简

在我近十几年的乡村建设中,我发现,只要是以貌似缜密的理性思维和科学条款参与的新农村建设,几乎无一例能成功。我们至今不理解乡村与城市其实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形态:乡村是感性,城市是理性;乡村需要阳光,城市需要月亮;乡村自治,城市法制;乡村是乡愁(经济),城市是竞争(经济);乡村是阴阳,是既对立的又互补的自然生态。

简单问题复杂化,是城市市场经济的必然之路。扩大需求,刺激市场,满足欲望,追求利润,无限拉长产业链,在竞争中求生存,谋强大。这就是所谓追求高度文明与高度科学的真相。近十几年来,乡村建设大多是机械性地复制城市文明,将其强行植入乡村,无视乡村生态形式与规律,以至于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累累恶果——楼高了,田荒了,鸟没了,人散了,乡愁了,农衰了。

三、系统乡建

1. 建房:近几十年农村的房子越建越不像乡村,越建农民的生活与生产越不方便。为什么?因为农村的房子是城市人设计的图纸,城市设计师建房子建得既不像城市又不像乡村,但他们有设计资质,农民即便能建得像乡村,但他们没有设计资质。近十几年来,我就不信这个邪,专门请农民建造师、设计师与我一起,结果五山堰河村,信阳郝堂村,广水桃源村,郧县樱桃沟均成为全国的经典之作。方法很简单,让农民设计自己的村庄,他们只要一出手,就是浓浓的乡愁。

2. 种地:农民种了几千年的农田,现在不愿意种了,也不会种了。不会种是因为标准多了,农民无所适从了。几千年来,农民一直有自己世世代代所遵循的标准,而大量的专家学者开始频繁以各类作业标准、有机标准与农民对话,不种田、不懂田的教种田的、懂田的如何种田,然后衍生出困扰官方与民众的粮食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和土壤问题。几千年来,农民种田就能养活自己,但今天却养不活了,连续十年大丰收养不活,种粮不交国税还是养不活。这个问题已经不是农民问题,而是国家政策问题,政策太偏向城市,太偏向利益集团。一句话,种田养不活自己,中国就没有安宁之日,中国也不可能奔小康。

3. 规划:几千年来,中国没有规划设计师,但仍然出现了大量的美丽村庄,大量美轮美奂的建筑单体或群体。自从有了国家注册建筑师,有了规划设计院,中国的建筑就变成城市千人一面,乡村东施效颦,乡村不像乡村。感觉中国城乡规划法就是为了消灭中国民间古老的建筑艺术而制定的。话说得难听,可事确确实实。乡村规划,只要把权力交还给村干部,交还给风水先生,交还给民间艺人,甚至交还给村民自己,中国的乡村马上就能回归到乡村的本来面貌,马上就有文化了,马上就有历史了,马上就有温度了。很简单的事情,我们偏偏不简单直接地做,反而故弄玄虚,繁琐拖行。

4. 标准:乡愁不能有标准。一般来说,理性产生标准,感性延续文化,乡愁绝对是一种感性,一种感情。情感会有标准?温度会有标准?乡愁会有标准?村庄会有标准?今天,说乡愁的人一定不是农民,农民说的是乡“仇”,说乡愁的人也绝对不住在乡村,即使是个别住在乡村,也是度假式、候鸟式的农民。农民不愿居住在村里一定是有原因的,他们放弃原有的老建筑也是有原因的。因为很多老建筑只要挂上名就麻烦,修没有那么多钱,不修又实在不适应现代生活,拆也有各种顾虑、麻烦和困扰,因而古村古建成了农民心中的“仇”。更愁的是,村里的年轻人都离开了,新房子没人住,老屋在快速地拆除。新房子由于城不像城、乡不像乡,盖得怪里怪气的,平均15年就要拆除一次再行重建。愁啊!

5. 还权于村两委:乡建不是以工程建设为主,也不是以扶贫帮困为主,而是实行系统性的全面自治与修复。要远离城市文明,拉大与城市的距离,让村干部拥有话语权,说话算数,实现村干部责任权利的对等,还权于村两委。只有这样,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才能真正的激活,才能实现旧村营造新村,旧貌换新颜。乡村建设千万不能以设计师、政府与专家为主体,一旦不以农民为主体,项目注定失败。

6. 农家无猪不为家:过去很多地方的新农村建设,第一件事就是劝说农民不要养猪,理由是养猪脏,会对周边环境带来影响。渐渐地,不到10年时间,南方与中原地区的绝大多数农民不养猪了。农民不养猪,中国就没有农村了,农耕文明由此断裂。中国人以家为国,家和万事兴,而家是由房与猪形成的,猪是农耕文明中最为根本和重要的生态链。老祖宗从字形上把猪与房屋拼为一个“家”字,一定是有道理的。农村没有猪,农家肥就没有了,有机农业也没有了,湿垃圾也没有了去处,农业开始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垃圾。没有猪,农村的生产、生活与生态链就断裂了,几千年沿袭适用的农村小家经济就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工业化、规模化、机械化的农业产业彻底取代农耕文明,农村开始由温暖变得木然、冰冷。

7.乡村选举:所谓的乡村民主选举对乡村的破坏性极大,尤其是在南方与经济发达地区,村干部三年一选,由于个中的利益关系,选举弄得像美国选总统似的。选上忙三年,选不上闹三年,一个好端端的自然与推让制的乡村民主、熟人社会道德层面的真正民主活生生地被陌生人竞争模式取代了。在湖南、湖北,我走访了十几个村干部,让他们谈谈对村庄未来的打算,没想到他们的回答惊人的相似——“我们三年一选,所以只能想三年的事,三年后还不知道能否选上,怎么会有打算?”这种三年一度走马观花的选举与任职,村干部怎能沉心安心建设乡村?

8. 慢是农业的价值,散是农村的特点,温度是农民的特性,它们是农耕文明的轴心。这些特点只要把握了,所有的三农问题就简单明了,就容易放下,得以超脱。

现实生活中,只有农村慢下来,城市才能快起来;只有乡村伦理道德的完美,才能推动城市的法制社会;只有农耕文明的感性,才有城市文明的理性;只有农村的生态平衡,才能为城市的工业文明营造一个生态下限的保护圈。只有农民像农民,农村像农村,农业像农业,三农问题才不再是复杂的问题。

9. 土壤:土地是立国之本,是生命之源,土地只要遇到人类,就危在旦夕。历史上唯有东方文明,让土地有了土地的生命力,9000年不休。保护土壤,是农业固本、农业丰收的重要工作。这一点农民兄弟总结了很多经验,比如“春天不上粪,秋后死光光”,“施肥一大片,不如一条线”,“底肥为主,追肥为辅”,“羊圈摇钱树,猪圈聚宝盆,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等等。几千年来,农民已经掌握了农业生产的特性,“稻花要雨,麦花要风,浅水插秧,寸水返青,秋后不深耕,来年虫子生,耕地深又旱,庄稼百样好”。由此,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四、大国小农

乡村建设的生产方式中,第一任务是修复今天污染严重的土地;其次是大力养猪;第三是实现垃圾即各类资源的分类;第四要深挖潭、浅作堰;第五是修复生态。这些工作不做,乡建等于纸上谈兵,空捯饬一场。现在,我们在某些“砖家”的建言和引导下,把农业的希望放在土地两权抵押、互联网嫁接、精准农业实施以及农业规模化生产上。这完全是违背自然规律,倒行逆施,本末倒置,是外行领导内行的真实写照。

站在全球的视角看待农业大局,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中国农耕文明的价值;看到古老四大文明唯独留下的中国文明,我们就很容易领教中国世世代代农民的智慧所在;而看到近三十年中国农业农村农民之状况,我们就很容易知道这几十年间的乡建有多么愚蠢与失败。所谓科技兴农、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有机农业论证、乡村规划等等,把一个古老的、生机勃勃的、有规律可循的、硕果累累的农耕文明活生生地弄成“四不像”,把农民活生生地教导得不会种田,要看书的教授与写字的学者来教他们种田。

几千年来,农民一直是自己在建设乡村,现在活生生地要让没种过庄稼、没养过牲畜、没见过稻苗杨花吐穗的大学老师,青年设计师来指导农民如何建设村庄……这种种,莫非能建出一个社会主义的崭新农村来?堰河村村委书记闵洪彦针对农村城镇化和农民上楼进城的政策曾说过:“我是农民,我上楼做什么?”

五、农之道,天知道

安徽芜湖黄峤乡农民陈建平说:“房子与土地,不到天灾人祸是不能抵押的。”雪山村村委书记李德安说:“农民不缺钱,缺的是希望与观念的转变。政府把土地权收回去后,土地出问题;人权收回去后,安稳出问题,猪、宗教、信仰出问题;粮食收回去后,农民养不活自己。还权于乡村,乡村自治,才是真正的农道。”

几千年来,皇权概不下县。村民自治,铸就了享誉全球的农耕文明。现在皇权虽不下县,然“砖家”与设计师匆匆下县下村,乡愁中有乡仇,乡建中有乡乱。如何扶贫与惠民协力,保护与发展齐心?遵循自然规律,不走捷径不折腾,帮忙不添乱,才是乡村建设工作者们值得认真思考和执行的重中之重。

2015年9月24日 凌晨4点


(孙君,画家,村长助理,北京绿十字发起人、总顾问,中国乡建院联合发起人,中国·农道联盟秘书长。以乡村教育与生态保护作为自己目标,是乡村自治与环境问题研究者,乡村建设的实践者。)

——————

关键词:粮食银行

河南都赢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郑州市高新区管委 会创业中心。

赵传慧 13383837283

扫二维码加我微信

本文共1页: 第1页

中国粮食银行联盟 都赢粮食银行 热点聚焦
国家粮食局局长任正晓强调,要继续坚定不移的推进粮食银行建设
  • 国家粮食局局长任正晓强调,要继续坚定不移的推进粮食银行建设
  • 多次应邀到全国农民合作运营发展高峰论坛讲座
  • 都赢粮食银行平台(系统)
  • 国务院汪洋副总理批示
国家粮食局局长任正晓强调,要继续坚定不移的推进粮食银行建设
国家粮食局局长任正晓强调,安徽在粮食银行建设中的探索很有意义...[详细]


都赢农业科技:赵传慧 13383867283